即使遗忘全世界 爱仍藏在时光褶皱里
来源:
医养中心
阅读次数:1055
发布时间:2025-08-11
清风裹着银杏叶的香气钻进医养中心走廊时,李爷爷又在28号病房门口转起了圈。那根磨得发亮的桃木拐杖尖儿轻叩着地面,发出细碎的"笃笃"声,像极了老式座钟的摆。他布满老年斑的手攥着张皱巴巴的纸条,指节因用力泛着青白,直到护士小赵带着晨露般的气息小跑过来,才发现老人正对着空无一人的走廊呢喃。

"是我老伴!"李爷爷的声音突然变得洪亮,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,"纺织厂的厂花呢!当年追她的小伙子能排到厂门口......"他摸索着从内袋掏出一块老式怀表,表盖里嵌着一张泛黄的照片:扎着麻花辫的姑娘站在纺织机前,笑容比阳光还灿烂。
档案袋上的日期冷硬如铁的显示,王奶奶五年前就离开了。但每天清晨,值班护士都能看见李爷爷伏在床头柜上,一笔一划地写着那个刻进生命里的名字。写满的纸条被他仔细折好,有的塞在枕头下,有的收进铁皮盒里,还有的被风卷到花园长椅的缝隙里,直到某个起雾的清晨被小赵捡到。
阳光把银杏叶染成蜜糖色。李爷爷突然攥住小赵的手腕,力气大得惊人。"姑娘",他浑浊的眼睛里突然泛起光,"你身上有秀兰的味道。"小赵这才惊觉,今早她顺手用了科室里的万紫千红雪花膏——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流行的款式,还是奶奶年轻时用的老牌子。
李爷爷的眼神突然柔和下来,他深深吸了一口气,紧绷的肩膀渐渐放松。小赵趁机轻轻扶住老人的手臂:"来,我们慢慢走。"她的步伐完全配合着老人的节奏,不急不缓,这是她三个月来摸索出的最佳步调:每一步要慢半拍,转弯时要轻扶他的肘弯......
在阳光休息区,小赵细心地为老人调整好座椅角度,又拿出一个精致的记忆盒。"李爷爷,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个百宝箱。"盒子里整齐地摆放着老照片、旧邮票,还有一块绣着梅花的手帕。这些都是小赵根据老人的经历精心准备的"记忆触发物"。
当老人的手指触到那块手帕时,突然微微颤抖。"这花样......"他的声音有些哽咽。小赵没有催促,只是轻轻握住老人另一只手:"没关系,我们慢慢来。要喝点温水吗?"她懂得,有些记忆需要时间才能浮出水面;她知道,有些记忆像沉在河底的贝壳,得顺着水流慢慢捞。
午后的阳光正好,小赵推着轮椅带李爷爷来到后花园。她特意在轮椅上挂了一个小篮子,里面装着老人熟悉的物品:老花镜、保温杯,还有那个绣着向日葵的香包。"李爷爷,您看今天的银杏叶多漂亮。"她弯腰捡起几片金黄的叶子,轻轻放在老人掌心。
老人的眼睛亮了亮,浑浊的瞳孔里泛起细碎的光。他伸手接住一片银杏叶,放在鼻尖轻嗅,嘴角慢慢漾开笑纹。风过处,金黄的叶子簌簌落在两人肩头,像下了一场温柔的雨。
回到病房,小赵帮老人整理床铺时,发现枕头下露出一叠纸条。她轻声询问:"李爷爷,这些对您很重要吧?我帮您收到记忆盒里保管好吗?"得到老人点头后,她像对待珍宝般小心翼翼地将纸条收好。
那天之后,小赵的护士服口袋里总是装着万紫千红雪花膏。而医院的失智症病房里,悄悄多了个"记忆角"——每个老人都有个专属木盒,里面装着他们生命中最珍贵的碎片。
夜深人静时,小赵在护理记录上写道:"今日患者情绪平稳,在触觉刺激活动中表现出愉悦反应。"她沉思片刻又补充:"建议明日增加家属互动时间,准备怀旧音乐疗法。"
次日清晨,小赵特意提前到岗。她将一盒万紫千红雪花膏放在护理站,这是她跑了好几家店才找到的。"李爷爷,早上好。"她帮老人整理衣领时,熟悉的香气让老人突然抬起头:"这个味道......"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清明。
"今天我们来做个小手工好不好?"小赵准备好各种颜色的布料,"您可以做个送给重要的人。"她注意到老人挑选红色布料时专注的神情,适时递上工具却不越俎代庖。
当老人完成那朵布艺红花时,小赵真诚地赞叹:"真漂亮!要给它配片绿叶吗?"她懂得,这样的肯定能唤醒老人内心的价值感。
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。小赵站在医院门口,回想李爷爷今天专注做手工的模样,忽然明白,护理从不是简单的喂饭擦身,而是在遗忘的荒原上,用爱与耐心种下一片记忆的绿洲。那些泛黄的纸条、褪色的手帕、带着体温的雪花膏,都是对抗遗忘的武器——它们证明着,有些爱永远不会被岁月收走,只会随着时光的沉淀,愈发醇厚温暖。而这,正是护理工作最动人的意义——在遗忘的洪流中,为每一份珍贵的记忆筑起温暖的堤坝。